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第3747章(1 / 2)

相比起传统的手工纺织布匹来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当时一匹布可以卖200多文,而成本还不到50文,利润非常的惊人。

再加上机器的纺织效率,可以说纺织厂就是下金蛋的母鸡,日进斗金,财源滚滚,直接刺激了大明第一批资本家和工厂主的诞生。

当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

在东方这片土地上任何赚钱的买卖很快就会吸引无数人的投入。

大明的权贵、士绅们也是纷纷加入到纺织产业当中,当时的纺织产业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能够买到新式的纺织机器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一时之间,纺织工厂遍地开花,也是让纺织产业迅速的进入白银期。

好在大明帝国本身的市场足够大,再加上在不断的对外扩张和殖民,这才让大明帝国的纺织业一直持续了足足20多年的黄金、白银期。

但是伴随着工厂越开越多,很快就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原材料严重不足的问题。

这一度导致棉花的价格直线飞涨,供不应求,后来刘晋弄出了羊毛纺织,这才大大地缓解了纺织产业的原材料不足的窘迫境地。

但是这依然还是不够,西域、河中等地区的棉花种植园开始大规模的兴起,大量的纺织业资本家自己建立种植园种植棉花。

可是这依然还远远无法满足大明帝国庞大的胃口,转头又开始在全球的殖民地、藩国这里大规模的建立种植园,这才逐渐的满足了大明帝国这个庞大无比的市场需求。

一直到了最近这些年,刘晋使用粮食冲击全球,让全球各地放弃种植粮食,该种棉花和养殖绵羊之后,这原材料的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原材料的问题逐渐的得到了解决。

但是人工成本上升,土地使用资金上升的问题,也是不断的迫使大明的纺织产业不断的进行迁移。

起初是从京津地区、淞沪南京地区迁移到内陆省份,后来又逐渐的迁移到西域、河中、南云等地,有些甚至于直接迁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去。

纺织产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也是经历了诸多的变迁。

并且从原先的单纯纺织布匹到现在的慢慢的发展为以成衣、成品制造为主,纺织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现在大明的纺织产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