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242节(2 / 2)

小姑娘管账久了,三个盒子桑萝又是打开的,她一眼扫过去:“三百两?买肉脯来的?”

她们铺子里属肉脯肉松最贵。

桑萝还没应声呢,一直跟在旁边听了个全程的沈安道:“六百七十二两。”

神情都是麻愣愣的,六百七十二两,花得竟像是六百七十二文一样,他愣愣问桑萝:“大嫂,天下最富的不是皇上吗?”

这怎么……

“跟你以为的不太一样?”

沈安点头。

桑萝笑:“现在为官的大多是世家权贵,世家都是数百年积累,用累世巨富来形容也不为过,皇上嘛,从前可能也富,架不住打天下养兵安民哪一样都要钱,国库空的话,不就是皇上用私库去补?”

沈安小声道:“现在应该好些了吧?”

没说得很明,但都听得明白,掌握造纸了嘛,也算是有个进项。

桑萝不知道,沈烈却是摇头:“还远着。”

桑萝看他。

沈烈便道:“你知道现在各衙门开支从哪来吗?”

“官员俸禄是职田吧,衙门要用到的一些经费我就不知道了。”

“去年末州署衙门多了一种职务,叫捉钱令史,置了九人,朝廷每人给本钱五十两,捉钱令史便负责把这钱放出去生利,每月需得给朝廷交足利钱四两。”

桑萝第一反应,银行的雏形啊,就听得后边一句。

“多少?”

“每月四两。”

高。利/贷啊。

“这钱放得出去吗?”

富人用不着,穷人用不起。

沈烈摸摸鼻子,“自是放得出去的,你道这些捉钱令史是谁做?”

一句话把桌旁三人的视线都引了过去。

“有京中官员之子,也有本地富户,这捉钱令史做得好,连续三年利息足额及时交上,三年后就可参加吏部铨选授个散官。”

也就是说,一脚踏进体制里了。

桑萝想,皇帝这时候居然还给她封个能领俸禄的乡君,挺大方。

沈安道:“当皇帝也不容易啊。”

这是天家的事,正好说到了,了解了解也便罢了,桑萝看着那三盒银子,看看兄妹三人,道:“你们说,咱们家在京里是不是也能开一家分号?”

京里那些达官贵人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啊,看着这三盒银子想忍住不眼馋都难。

沈宁问了个超现实的问题:“人手呢?”

第262章 第一家作坊

人手啊。

桑萝看看沈宁,又看沈烈,到了却是来了一句先忙着。

沈安去请郑大郎,这一天除了要照看两个孩子的桑萝,一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沈烈应该是后半夜才回的房。

初七上午又忙了半上午,中午把货交了,三辆马车六个下人得到了他们各自主子想要买的东西,满载离开大兴庄,而桑萝又得到了三盒银子。

桑萝抱着手里沉甸甸的银子,由心发出感慨:“赚钱还是得趁早啊。”

虽然这么说不好,但眼下整个大齐跟吃有关的物价是真的高,数年战乱的破坏太大,粮价肉价一两年内怕是都难降下多少。

歙州百姓如今相对能过得好还是托了范妃娘这位刺史夫人的福,恢复比之大齐其他州县要快不少。

而他们大兴庄各家,因着前番进深山帮官府往外接人,山地比之其他百姓要多得多,沈家就更不用说,朝廷给的、沈烈赚的再加上御赐的,那是真不少。

所以啊,打一个时间差,这两年正是把庄子里的出产进行优质变现的最佳时机,不,甚至不局限于庄子里。

桑萝把银钱一锁,就问沈烈:“你陪我出去一趟?”

“去哪?”

“先去陈家,再去趟州署衙门。”

一听又是陈家又是州署衙门的,兄妹三人都有一瞬迷惑了,隐约能猜到是和生意有关,这两者又是怎么关联上的,一时没想明白。

桑萝笑:“你不是说衙门缺钱吗?我给送一点儿去。”

沈烈眉头一动:“你是打算把能久存的腐乳和粉丝扩大规模?跟衙门租地?”

反应很快。

桑萝点头:“粉丝制作要晾晒,扩大规模的话只这一块就很占地,陈家显然铺排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