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90节(2 / 2)

但大乾朝建朝之前,世道其实也乱得厉害,那时他还很小,记忆中跟着爹娘叔伯们在山里躲了很长一段时间。

山里是真可怕,有毒蛇猛兽,他的一个族兄就是死于猛兽之口,他得那时他和族里的其他孩子吓得直哭,闹着要离开林子,但他娘给他抹着泪说的话,周村正至今记得。

他娘说:别哭,这林子咱不能出,外边的世道比这林里的猛兽要可怕得多。

周村正垂下眼,他想,这才安生了多少年呢,大乾朝建朝之初声名多好,天下都在赞颂,能灌到他们耳中的全是皇帝英明、皇帝勤政、皇帝爱民……都以为能过好日子了,实则好日子并没有过到几年。

皇帝是怎样英明,怎样勤政,怎样爱民的,他也不知道,他们小老百姓也不敢说,只要太平,还求啥呢。

可现在连这太平也要没了啊。

想想他的老妻和儿女们也要走他和他族兄弟们幼时一样的路了,周村正心里就只剩了沉重。

他转回身,肩背似都弯了些许。

“阿烈媳妇说的对,买吧,手里有多少银钱都拿出来买吧,世道如果真乱起来捏着那点银子能当什么用?”

当不了吃也当不了喝。

陈老汉几人也是点头,都是有年纪,吃过战乱的苦头的。

“只是现在县里的粮铺每日限售多少?”

问话的是陈老汉。

桑萝道:“一人一次只让买两升了。”

两升,家里人口多的都不够一天吃的,如果没有余粮,想要吃上饭,那还得一家好几口去排队买粮。

大家就都愁了起来,他们倒是可以几个人去排队,但那就要办好几个过所,每天一群人进城的入城费也不少。

桑萝看众人神色,道:“过两天我去趟县里,打听打听能不能有办法买多一些吧,最早粮价没涨得这么厉害的时候倒是可以,现在未必了,粮商只怕都不愿意把粮往外卖。”

秦芳娘几人都是知道桑萝第一回 大批量买粮是怎么买的,那是整整九石粮,她们两辆车分拉回来的,当时县里粮铺已经开始限售了,限一人买五斗,而且卖到半上午就关铺。

秦芳娘虽也往东福楼送豆腐,但也只跟后厨接货的小哥还有领钱时的账房先生打交道,桑萝却在许掌柜那里很有些情面的。

这会儿听桑萝说帮着去问问,大家眼睛都亮了。

周村正不知道这么回事,但他知道桑萝跟东福楼打交道,听到桑萝这么一说,周村正也有些激动。

桑萝这时却看向他,道:“周叔,这事我不一定能办下来,是不拿您当外人才敢先说出口的,我得去问一问才知道成不成,不过有一句话还得先说在前头。”

周村正心里隐约已经知道桑萝要说什么了,还是点头:“你说。”

桑萝:“如果能成的话,您家我可以帮着买,但仅限您家,村子里其他人家,或是您族里的其他人,我帮不了,也希望您在外边不要露了口风,我不想因为这个给自己埋下祸事的隐患。”

周家在这边算是真正的本地土著,和陈家沈家这样逃难过来的不是一回事,周家是前朝就在这边扎稳了根的,且族人颇多,到本朝开国那会儿分地的时候,才分散到了邻近各村。

施家和卢家虽也是本地人,却跟周家比不得。

桑萝是听两个小的说起过沈烈跟周村正学过算数之类的东西,她自己接触下来对周家人也颇有好感,今天一起商量买粮的事情才没单独避开周村正。

但她愿意帮周村正,却不代表她愿意把自己扯进一些未知的风险里,比如周里正家。

上次买粮周里正的两个儿子是和周村正父子一起去了县里的,桑萝虽和周里正打交道少,但办过所两次,还有交税粮和征徭役那两次,她对周里正其实一点好感也没有。

周村正一听桑萝所言果真是他心中所想,他忙点头,保证道:“阿烈媳妇放心,你肯帮我,我不会做这种不道义的事情,这事不管成与不成,出了这个门,就算是家里的妻儿我也绝不多半个字的嘴。”

这话桑萝信,周家人嘴是真的严,她卖豆腐的事这么几个月了,他们家愣是没往外漏出一句,一家人都能做到守口如瓶,跟周村正这个掌家人的关系是很大的。

她点头,微笑了笑:“那就多谢周叔了,事情成不成都未必,周叔人品也是极好的,我也是白说一句,实是怕后边世道不太平。”

周村正连连点头:“理应的,理应的,你肯带上我家这一份我已经很感激了。”

他不会不知好赖。

事情便算是这般商议定了,大冬夜的,桑萝家里还得做素毛肚和酱干豆腐呢,略叙话几句也就告辞了。

只是两人才走出来不远,周村正追了上来,把两人叫住。

沈烈转身:“周叔?您这是还有事?”

周村正把气喘匀,四下看了看,雪夜里空旷,一眼可见周边并没有人,离这一块最近的人家也隔着挺远,他这才低声道:“粮食买回来,你们应该会找个地方藏粮,以及后续避祸吧?”

沈烈眉头动了动,周村正道:“我没别的意思,事实上大家应该都会这么做,都会给自己寻条后路,我的意思是,你们这后路,能不能也带上我们家一份?”

沈烈看着周村正,一时没说话,过得好几息才道:“周叔在这边族人不少,您不跟族人一道吗?”

周村正就知道会这样,他点头,道:“族人是不少,但到了我们这一辈走得也不多近了,且我们这一支也只剩了我家这一家了,所以,相比族人我其实更信得过你们,我不瞒你,我也是有私心,你们能从这么远的地方安然回来,我心下是觉得跟着你们会更安全一些。”

沈烈却是作难,这不是他一家的事,真有个意外,四家人都得被坑了。

周里正自然知道沈烈顾虑什么,他之所以是先来找沈烈商量,是因为之前从施大郎几人口中知道在军中这两年,沈烈虽是年龄最小的,却因为身手好,人也机敏,反而是伍长,四个人中其实是以他为首的。

在战场上时也是因为沈烈见机得快,他和陈大山还有伍中另一个人也没有放弃受了重创的施大郎和卢二郎,他们这一伍的人才能逃出生天来。

所以动了念后,周村正是先来找沈烈商量。

他道:“我知道你顾虑什么,既然是要藏粮避祸的所在,自然不敢让更多人知道,这样,我们家不需要知道你们备的后路在哪里,只把半数的粮食托付给你们,辛苦你们帮着带出去,如果后边真有那么一日,你们带上我家的人一起走就成,我家大郎、二郎和三郎也是年轻力壮的后生,人品也尚可,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量,你说是不是?”

不需要把具体位置告诉他们,风险就直接规避掉了,而逃难在外多一个青壮确实是多一份安全,周村正家底颇厚,备的粮应该也不会少,至少不会给他们负担。

沈烈心下的顾虑已经去了七八成,他看了看桑萝,桑萝略想了想,也轻点了点头。

沈烈见她没意见,这才看向周村正,道:“好,我明日会与大山几人商议一下,周叔的人品大家都知道,想来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