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72节(2 / 2)

听说是要把豆腐做出新的样式和口味来,陈老汉和陈婆子都很欢喜,能出新吃食,且是豆腐一类的,不用说,桑萝十有八九会让他们三家带着一起卖,这就意味着他们一天能赚到更多的钱了。

陈婆子笑得眼尾都打了褶子,让陈有田带上工具就给桑萝干活去。

做老豆腐要用到的豆腐框子和压板,与做嫩豆腐的并无区别,倒是做酱干,不需要用框子,只是要费很多的板子。

所以陈有田听了桑萝要做的这个东西的量后,还跑了趟施家和卢家,喊上施二郎和卢大郎、卢三郎一起,上山伐树。

后边的事就不是桑萝要操心的了,因为桑萝家里总做些东西,为了避嫌,陈有田甚至都没打算在桑萝家里做了,而是就在自家做这些东西,准备做好了再给桑萝送过去。

总归都是做熟了的,不需要桑萝再时不时看着尺寸什么的了。

既然要伐树,桑萝觍着脸请陈有田再给打两组层架,放在灶屋里收纳些东西的。

晒好的魔芋片干,得用坛子封好了保存,三家人每天抵货款的那部分黄豆,桑萝其实都留有余量,这些也都用空出来的那些个粮袋一袋袋的攒着,也攒了两大袋了。

黄豆易生虫,桑萝是不敢跟谷子堆在一块的,现在这两样东西都在灶屋里最远着两口大灶的那一面墙挨边堆着呢,东西会越攒越多的,这样堆着总不是个法子。

陈有田痛痛快快应了下来,不说别的,只说东福楼每天好几十块的豆腐订单,这就是桑萝白送给他们家的,帮着干这点儿活哪在话下。

应着桑萝的要求,最先做的是十五块方方正正的大木板子,这是压酱干必不可少的东西,一板酱干就得用到底板一块、同等大小的压板四块,就这十五块,也堪堪够做个三板酱干而已。

桑萝和陈有田沟通做东西的时候,沈宁也跟着来了陈家,她是惦着领小丫儿去她家喝糖水来着。

桑萝今天带回来的两个坛子里,坛壁留下的糖都叫兄妹俩一点不浪费的刮下来了,没刮下来的还特意烧了热开水倒进去,左晃右晃,这会儿可有两个半坛的糖水。

糖水,这别说在乡下了,就是在城里也是贵价的饮子,现在他们家这不是多吗?多到今天一家三口一起喝也喝不完,这还能不想到小伙伴?

通知了小丫儿,要喊陈二山吧?

好吧,陈二山大了,不跟着一群小孩儿嘴馋,沈宁喊了,他没去。

那还得通知一下跟她哥玩得要好的虎子和二牛吧,虎子和二牛还有弟弟和妹妹呢,不能厚此薄彼了。

虽然还不知道厚此薄彼这个词,但沈宁很知道,这些都是常来给他们家帮忙的小伙伴,水得端平喽。

于是陈有田和桑萝几家奔走,让三家大人帮忙伐树的时候,沈宁带着小丫儿也几家奔走,请几家这些个小的去他们家喝糖水去。

没说糖是自家做的,只说是大嫂买了一点给她和二哥吃,她想着上回大家帮着铺了路呢,请大家伙儿去喝。

几家住得近,沈宁在这边转来转去,少不得就往她家三叔门前过来过去,小孩子听到有糖水喝,虽没喊出来,但那兴奋着奔走相告的样儿,当然,是悄声儿趴耳边告诉,这种情状,小孩子是最熟悉的。

比如沈金、沈银、沈铁。

哥仨瞧着就觉得,沈宁肯定是有吃的了。

沈金抿着嘴看着沈宁那边,走过了几家,愣是没往他家这边看一眼。

沈银看看自家屋里,没看到他们爹娘,小声问:“三哥,你上次不是抓了猪油渣过去跟二哥和阿姐一起吃了吗?不是说以后二哥有吃的也会喊咱们了吗?”

那怎么没喊呀。

沈铁:“咱们是不是得站到外边去?”

他们家,二哥和阿姐好像好久好久没踏进来过了。

沈金咬着嘴唇,看了好一会儿,忽而出声:“不出去,回屋里去。”

沈银、沈铁:???

沈银:“那不是更没得吃了吗?”

但小哥俩自打家里分家以后,平时就只是跟着亲哥后边跑的,沈金说什么,他们也只能听什么,一步三回头跟着沈金往屋里走。

沈宁不是没看到沈金,她就是拧巴上了。

上回三婶骂她,别以为她没听见。

一群小孩儿呼啦啦往沈家长房所在的那片山头跑,嗷嗷叫着,山呼海啸的。

沈银和沈铁都有点懵了。

哥俩坐在小板凳上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一起看他们哥,看沈金闷着头抽个陀螺,根本不看他们,哥俩就默默垂下了头,蔫头耷脑又眼馋羡慕的看着那一大帮子人跑远了。

第81章 胆气

沈家院外,呼啦啦冲上来一大帮孩子,九岁十岁的带着五岁六岁的,总之,很热闹。

看到沈安正剥麻呢,一个个那叫一个有眼力见,呼啦啦上去帮忙。

村里的孩子,哪个没帮家里干过剥麻的活呀,五岁六岁的都能磕磕巴巴剥出来,动作笨拙,但确实会做。

沈宁看得笑:“你们剥着,我去给你们倒糖水去。”

脚步轻快的就进院子了。

沈安倒没忘了上回应了沈金的,有好东西得记着他一下,他左看右看,没看到沈金几个,有些奇怪,陈家离得那样近,就沈金那馋劲儿,瞧着苗头自己就能跟着冲来了。

竟然没来?

他跟虎子招呼了一声:“我进去帮着端碗。”

跟着进了院子。

他瞧妹妹神色,“沈金没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