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的备用站为 精品御宅屋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第122节(2 / 2)

「我听管家伯伯说,这是云芝斋的云掌柜送的。」周若毅笑道。

云永年送的。

也怪不得送这样贵重之物。

也怪不得会送如意……

见李氏愣神,周若毅眨了眨眼睛,「母亲这是怎么了,可是这如意有什么不妥?」

「没什么不妥。」李氏回过神来,摸了摸周若毅的脸,笑了笑,「只是在想,这金镶玉的如意,有祈盼吉祥如意之意,想来也是想着你往后能够一生顺遂,事事如意吧。」

「不仅仅是我要事事如意,母亲,祖母,苏姐姐,贺二表舅,还有所有人,都得事事如意才好呢。」周若毅笑眯了眼睛,嘴角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是啊。」李氏同样笑着应了一句。

不过眼中满都是化不开的晦涩。

事事如意,这世间哪里能有事事如意之事。

想要的东西,素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且得到一些东西,最终也必须要舍去一些东西才行。

李氏深吸了一口气,将眼底腾起的雾气逼了下去,而后瞧了瞧外头的天色,「时候不早了,吩咐人摆饭吧。」

「这样早吃饭?」

晌午吃完的饭,周若毅觉得还在肚子里头没有消化完的。

「若是不饿便少吃一些,我特地吩咐小厨房做了些清淡易消化的饭菜来。」李氏笑道,「今儿个是你生辰,自然是得早些吃了晚饭,而后早早地去放孔明灯。」

当地习俗,十二岁之前的孩子,在生辰这日都得放孔明灯,且孔明灯上需得写满了长辈的祝福,由孩子点燃了,升得越高越好。

这是孩子们在生辰时最欢喜之事,亦是长辈们上心之事。

周若毅忙点头应下,「是,母亲。」

母子二人说说笑笑,一并出了周若毅的书房。

——

贺严修在青河又待了几日。

眼瞧着已是几近腊八,贺严修惦记着宫中宴席不能告假,便要带了兴安一并回京。

临走时,给了苏玉锦五百两的银票。

「年关将近,你拿着也好置办一些年货,待年下我若是得了空便再来看你,也看能不能得些宫中的赏赐,若有好的,一并给你带来。」

「谢二爷。」苏玉锦没客气,尽数收了起来,但也扬起了眉梢。

这钱,是给的置办年货的钱,而不是还上次买玉佩的钱?

那她该含糊着把这帐给消了,还是说该一码归一码,把这帐接着记着?

摸着厚厚的银票,想着贺严修这几日也给她添置了不少的上等布料,花瓶摆件什么的,苏玉锦觉得自己还是该选了前者为好。

毕竟贺严修大方阔绰,她也不能学的小家子气,只许收旁人的银子,不许自己出上分毫,当那一毛不拔铁公鸡。

苏玉锦这般想着,将那银票先锁到了小匣子里头,放到妥当地方藏好。

刚忙活完这些,赵氏和于永业上了门。

今日来,是请期。

男方根据男女二人的八字,着人看上一个好日子,再备上厚礼来女方家,请求女方同意结婚的日期。

日子定在了五月初八,是个诸事皆宜的黄道吉日。

请期原就是个礼节,除非家中特别有讲究,女方大多不会反驳。

苏玉锦和霜叶商量了一二,也觉得这个日子没有什么问题,便应了下来。

定下婚期后,接下来便是备嫁。

男方准备亲迎当天的各种礼节和宴请宾客之物,布置婚房等,女方亦是准备礼节之物,但更多的是准备嫁女的嫁妆。

第192章 吃不下饭

所谓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亲属赠送的各种物品或者货币,对于女子来说,是嫁到男方家后赖以生存,能够挺直腰杆的靠山。

而这嫁妆根据每家每户的经济状况不同有所差异,但民间大同小异,讲究六大件和七小件。

所谓六大件,指得是妆匣,拔步床,闷户橱,樟木箱,压箱底和子孙宝桶。

七小件则是指痰盂、红尺、花瓶、铜盘及鞋、银包皮带、龙凤被床单枕头、龙凤碗筷。

女子家境好一些的,东西置办的质地好,数量多,再额外添置一些银钱,产业等类的。

若是家境一般的,只按着这种类,样子上过的去就是。

霜叶在苏玉锦手底下做活了这么许久,每个月的工钱连带苏玉锦时不时给的赏银,加起来数额不算少,加上在苏记做活,管吃管住,连每个月脂粉香膏衣裳啥的都管,工钱基本上是全都攒了下来,加起来得有二十多两的银子,置办这些嫁妆可以说是足够,还能留下一些压箱底的银钱。

抽空告假寻了木匠来做这些东西,又趁着每日下午不忙的时候出去买零七八碎的东西,再来便是得空了就急忙拿起了针,赶紧绣一绣嫁妆里头的喜被,枕头什么的,不耽误明年的婚期